电话:19934519523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专业知识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来源:网络 时间:2020-03-03 作者:侠名 浏览量:

books-1835753_960_720.webp.jpg

第一章

一 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2、经济业务合法性;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 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 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 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 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 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 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 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 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 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 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 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

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点:

1.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构成:

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

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负债

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构成: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预提费用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所有者权益

定义: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构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构成: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费用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成本与费用

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耗费,

费用: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

构成:营业税金(税费),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

定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问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构成: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三 会计等式

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的基本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原因:

1.等式左边反映企业拥有的资产的规模,右边反映其来源。提供资产者对企业的资产具有要求权,即权益。

2.资产与权益反映了同一经济资源的两个不同方面。资产总额必然等于权益总额。

结论:

1. 经济业务的发生, 无非是影响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的增减;

2.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 至少要影响两个具体项目发生增减变化;

3.经济业务的发生, 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章

一、会计假设

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我国一般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三 会计计量

企业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种类: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一〕历史成本:资产按照购买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买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童。

(四)现值: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虽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领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四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1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既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相对应于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所采用的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3企业会计统一要求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


第四章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资金运动按其经济内容的性质进行的分类。

二,主要的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进货费用,劳务成本

(五)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

三、账户的概念和结构

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按照会计的管理与核算的要求,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位。

结构

账户结构是反映其内容的组成要素。反映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资金运动数量的变化(减少,增加)。包括:账号名称,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摘要,凭证号数,金额

通常以“丁”字式账户为例说明账户的结构

账户要提供四个指标: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设置

1总分类账户:根据总分类科目(一级会计科目)在总分类账中开设中的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根据明细分类科目(二级会计科目)在明细分类账中开设的账户

四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

联系:账户是根据科目开设的,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二者反映的是同一内容

区别:科目只是一个概念、名称;账户即是一个概念,又是实体工具,登记金额变动,具一定得结构,格式。

五,复式记账

概念: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需要从两个方面按相同的余额,记入相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科目的记账方法。

理论依据:是资金运动。

基本原则:

1以会计等式为记账基础

2必须在两个或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3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进行记录

4定期汇总的全部账号记录必须平衡

作用:

1.可以如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2.可以检查记录结果是否正确

种类: 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借贷记账法。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六,借贷记账法

概念: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基本内容:记账符号;账户的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账户的结构:

账户类别借方贷方余额方向

资产类增加减少借方

负债类减少增加贷方

所有者权益类减少增加贷方

收入类减少增加无余额

费用类增加减少无余额

利润类减少增加贷方










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资产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会计分录

概念:会计分录是按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记账符号,分别记录其增加或减少数量变化的一种方法。

内容:会计科目(账户)及其所属明细科目(账户),记账符号,数量(金额)

分类: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对应

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

七,试算平衡

(一)概念:根据各种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纪录是否正确。

(二)试算平衡方法:

a.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全部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b.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三)作用:

1,检查每笔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发生额是否平衡。

2,检查一定时期会计科目的借贷发生额是否平衡。

(四)试算平衡表

对账户的试算平衡可以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

分类: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注:即使试算平衡表中借贷金额相等,也不足以说明账户记录完全没错,

如:漏记或重记某业务;借贷记账方向颠倒;方向正确但记错了账号

(五)平行登记: 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中进行登记,另一方面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

要点:根据相同(同时),方向相同(同向),金额相等(等额)


第五章

一,产品制造主要经济业务

企业为要完成经营目标,就需要从各种渠道筹集一定量的资本金。

筹资的渠道:接受投资人的投资;向债权人借款

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

工业企业的三个阶段:供应、生产、销售。

二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所有者权益资金)

1,实收资本的核算

含义: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及由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转化为资本的资金。

分类:a 按投资主体不同:国家资本金,个人资本金,法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

b 按投入的资本的不同物质形态不同:货币资金,非货币资金

2,资本公积的核算

含义:投资者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投资者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来源:投资者的额外投入,除投资者外的其他人的投入

用途:主要用于转增资本,即在办理增资手续后用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增加投资人的实收资本。

3,负债的核算

财务费用:损益类,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地各种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佣金,及相关的手续费,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a在计算短期借款利息时,借为“财务费用”,贷为“银行存款”“预提费用”。偿还借款本金,支付利息时,借为“短期借款”或“预提费用”,贷为“银行存款”

b计算长期借款利息时,借为“在建工程”“财务费用”,贷为“长期借款”。偿还借款,支付利息时,借为“长期借款”,贷为“银行存款”

三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1、固定资产:核算企业固定资产原价(取得时的实际成本)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包括购买时发生地增值税,运杂费

2、在建工程:核算企业进行的各种工程的实际支出。如: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安装设备

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前,为“在建工程”,使用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1“在途物资”/“材料采购”账户: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运杂费。在购买材料时登记借为“在途物资”,材料验收入库后,转为“原材料”

2“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3“应付票据”账户: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等而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

4“应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采购材料或接受劳务供应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负债类账户,借方为应付款的减少,贷方为应付款的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为尚未偿还的余额。

5“应交税费”账户:核算企业按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等。

附:增值税

a分为销项税(销售时相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进项税(购买物品时所支付的增值税额)

b 增值税不计入成本

c 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d 增值税最终由购买方承担

e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增值额*税率

6“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按供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为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在借方,为尚未结算的预付款。

四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一、产品生产成本的组成

1、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

2、直接人工: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制造费用:车间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

二、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生产工人的工资。为成本类账户。借方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贷为“生产成本”。当企业生产的产品验收入库,则借为“库存商品”,贷为“生产成本”,

2、“制造费用”账户:它是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期末无余额

3、“库存商品”账户:它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生产完工的产品)的实际成本。

4、“管理费用”账户:它是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全厂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诉讼费、差旅费、劳动保险费等。

5、“待摊费用”(预付账款)账户:它是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 各期分别负担的各种费用,如支付的租金、报刊订阅费等。是资产类账户。借为未到期预先支付的款项,贷为已到期并支付的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

6、“预提费用”账户:应由本期负担但实际未支付的费用,如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是负债类账户。借方为实际支付了的款项,贷为预先计入的未付的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为已支付的费用,余额在贷方为已预提未支付的款项。

7、“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它是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等,反映和监督企业与职工工资结算等情况的账户。

8、“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它是核算企业职工福利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9、“累计折旧”账户:折旧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减少的价值。是资产类账户,不过借方为折旧的减少(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贷方为折旧的增加。

五 销售业务的核算

一、销售收入的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账户的设置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核算企业在销售产品或劳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销售收入。为损益类账户,借方为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收入,贷为收入的增加。期末无余额。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企业已经实现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为损益类账户,借方为增加,贷方为转入“本年利润”的成本。当结转销售成本时,贷方为库存商品。

3、“应收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为资产类,借方是增加,贷为减少。

4、“应收票据”账户:核算企业销售产品而收到的购买单位承兑后的商业汇票。

5、“销售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

6、“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应由企业负担的销售税金(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不包括增值税),为损益类,借方为增加额,贷方为转入“本年利润”的金额。计算税费时贷方为各种应交税费。

7、“预收账款”账户:核算企业预收货款的发生和偿还情况。为负债类账户。借方为减少值,贷方为增加值。余额在借方,则为购货单位应补付的款项,余额在贷方,则为预收款的结余。

六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一、利润总额的组成内容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最终经营成果。

1.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3.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应交所得税=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

二、期间费用的核算

指不能直接归属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1“财务费用”账户:它是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和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用。

2 “管理费用”账户:企业为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管理部门职工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董事会费,咨询费,等。

3 “销售费用”账户:保险费,包装费,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

三 利润实现的核算

1、“营业外收入”账户:用来核算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的账户。如:固定资产的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收入。

2、“营业外支出”账户: 用来核算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的账户。入:固定资产盘亏支出,罚款支出,捐赠支出。

3、“所得税费用”账户:核算企业本年度应上交的所得税费用。

4,期间费用账户

5、“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核算企业除主营销售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收入,如材料销售收入。

6、“其他业务成本”账户:核算企业除主营销售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业务所发生的成本,如材料销售成本。

7、“本年利润”账户: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或发生的亏损总额。

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从损益类中的支出类账户转入的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计算时,借为“本年利润”,贷为各种成本的。

贷:从损益类中的收入类账户的转入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计算时借为各种收入,贷为“本年利润”

四、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内容

1、提取盈余公积金:按本年度净利润的10%提取。即:(利润-所得税)*10%

2、分配给投资者利润:利润-所得税-盈余公积

(二)账户的设置

1、“应付股利”账户:核算企业向投资者支付利润的情况。负债类账户,借为“利润分配”,贷为“应付股利”

2、“利润分配”账户: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情况。结转净利润时,借为“本年利润”,贷为“利润分配”,分配利润时,借为“利润分配”,贷为“应付股利”“盈余公积”

3、“盈余公积”账户:核算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的增减及其变动情况。


第八章 会计凭证

一 会计凭证的作用

1含义: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凭以记账的书面证明文件。

2地位: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和起点。

3作用

a . 初步归类、记录经济业务

b. 检查经济业务,分清经济责任(定性、定量记录,经手人、经办人记录)

c . 记账的依据 凭证记账

d. 办理业务手续的证明

二 会计凭证的种类169

(一)原始凭证:记载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作为记账依据的文件。

1 自制原始凭证:本单位人员填制的凭证

a一次凭证:只记载一项经济业务或同时记载若干个同类经济业务,填制手续一次完成的凭证。如:领料单,发货单

b累计凭证:记载一定时期内不断重复发生地同类经济业务,填制手续在一张凭证中多次进行的凭证。如:限额领料单

c汇总原始凭证:根据许多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加以汇总而从新编制的凭证。如:领料单汇总表

2 外来原始凭证:从其他单位取得的凭证,多为一次凭证。如:供货商开来的发货单,银行开来的收款或付款通知单

(二)记账凭证:据原始凭证编制的、标注有会计分录、作为记账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1按用途不同分类

A 专用记账凭证:分类反映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不涉及资金增减变动的业务,如向仓库领料,产品交库,分配费用等

B 通用记账凭证:用来反映所有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2按填写科目的数目不同分类

A单式记账凭证:一张凭证上只填列每笔会计分录中的一方科目

B复式记账凭证:一张凭证上填列每笔会计分录里所有的科目

3按包括的内容不同分类

A 单一记账凭证:只包括一笔会计分录的凭证

B 汇总记账凭证:根据同类的单一记账凭证加以汇总而从新编制的凭证

C 科目汇总表:将所有的记账凭证汇总而从新编制的凭证

三、会计凭证填制的要求

1 真实完备:按格式内容逐项地如实填写

2 清晰正确:工整规范,易于辩认;计算、填写正确

3 填制及时:在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制

4 责任清楚:经办人和责任人签章证明

四 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审核

(一)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填制凭证日期;凭证名称与编号;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业务的数量和金额;填制凭证的单位名称和有关人员签名盖章

记账凭证:填制凭证日期;凭证名称与编号;业务的摘要;应记科目;记账符号及账户的名称和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有关人员签名盖章

(二)填制要求

原始凭证:记录真实,手续完备,内容齐全,书写规范,填制及时

记账凭证(除了原始凭证的):摘要简明,科目运用准确,连续编号,附件齐全

(三)审核

原始凭证:1业务是否合法,合规,合理

2填制是否符合要求:项目是否齐全;是否已签字盖章;计算是否正确;数字,文字是否清晰。

记账凭证:是否有原始凭证;科目使用与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完整性;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五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传递:是在会计凭证的填制到归档过程中,在有关单位、人员之间按规定的时间和顺序办理的传递手续。

传递的程序要合理,传递的时间要节约,传递的手续要严密。

(1)企业内部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专门填制原始凭证的人员按照规定,正确及时地填制原始凭证。

(2)作为编制收、付款凭证依据的原始凭证,先交财会部门有关人员审核,然后交出纳人员收款或付款。

(3)出纳人员对上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需要按照原始凭证标明的金额收款或付款,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

(4)编制记账凭证的会计人员根据出纳等人员交来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5)审核人员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

(6)记账人员对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7)装订成册交档案室统一保管。

保管

1、记账凭证在未装订前凡使用会计人员均有责任保管好,严防散失。

2、已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在存档前应防止受损、弄脏和粘水。

3、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或个人经单位领导批准调阅会计凭证,要填写记录,并不得携带外出,复制时须有会计人员监督。

4、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须取得原有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名称及内容等,由经办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替原始凭证。

5、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保管15年,涉及外事的会计凭证要永久保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管 3年。


第九章 会计账簿

一 会计账簿的含义,意义

1含义: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序时、分类、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它是由许多具有专门格式的账页组成的。

2重要性:

1.设置和登记账簿是取得全面、系统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

2.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为正确地计算费用成本和经营成果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3.账簿所记载的会计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4. 设置和登记账簿,便于会计工作的分工,便于保存会计信息,为日后查阅提供方便。

二 账簿的种类

(一)按用途分:

1序时账簿:按照业务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

A普通日记账:无论性质如何,按先后顺序编成

B 特种日记账:按经济业务性质,按经济业务顺序计入, 有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2分类账簿:

A总分类账:按照一级会计科目分类开设并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

B明细分类账:根据二级会计科目或明细科目登记某一经济业务的账簿。

a三栏式,b数量金额式,c多栏式

3备查账:

(二)按外形分

订本式:订成固定本册的账簿。特种日记账,总分类账必须采用此种账簿

活页式:零散地装在账夹内。明细账采用此账簿

卡片式:将硬卡片作为账页,存放在卡片箱内保管的账簿。固定资产明细账采用此账簿

三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一)日记账

1普通日记账:设置借方和贷方两个金额栏

2特种日记账:

格式: 收入、付出、结存三栏式

登记依据:

a库存现金日记账:现金收付、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b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

登记人员:出纳人员

登记要求:逐日逐笔登记,日清月结,月末同银行对账单核对

(二)分类账

1总分类账簿

格式:总分类账一般采用借、贷、余三栏的订本账。

登记依据:总分类账登记的依据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它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进行登记,也可以把各种记账凭证先进行汇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后进行登记。

2明细分类账簿

设置依据: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

登记依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记账凭证

格式 各自的适用范围

1、三栏式 结算类、资金类账户如:应收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

2、数量金额式 财产物资类账户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3、多栏式 成本计算类、费用类

四 账簿的登记规则

1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登记完毕后,记账人员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盖章,并在记账凭证的“账页”栏内注明所记账簿的页数,或划“√”符号,表示已经登记入账。

2文字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下方紧靠底线,一般应占格距的二分之一。没有角分的整数,小数点以下的两个“0”不得省略不写。

3记账必须使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

红色墨水只能在下列情况使用: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登记的其他会计记录,如结账、划线。

4凡需结出余额的账户,应当定期结出余额。结出余额后,应在标明余额方向的“借或贷”栏内写明“借”或“贷”的字样。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在该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元”位上)内用“0”表示。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

5每一张账页登记完毕需要结转下页继续登记时,要在该页最末一行的摘要栏内填写“过次页”字样,在借、贷方栏内登记本账页的发生额合计数,余额栏内结出余额;在下页第一行的摘要栏内填写“承前页”字样,在借、贷方栏和余额栏将上页的发生额合计数和余额过入,然后再登记新的经济业务。对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的累计数;对既不需要结记本月发生额也不需要结记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

五 错账的更正方法

(一)划线更正

1适用范围:适用于结账前发现的,记账凭证正确,但在过账过程中发生文字或数字错误的错账。

注:如发生结账后的记账凭证正确,而过账错误的,不可以采用划结更正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

2更正方法与步骤

先将错误文字或数字用单红线划去,表示注销;再在划线的上面用蓝字写上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更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更正处盖章。

注意:第一、文字错误可只划掉错误的字,数字错误则需划掉整笔数字,不能只划掉其中一个或几个写错的数字。

第二、被划掉的文字或数字仍应清晰可辨,不得涂成模糊一片。

(二)红字更正

1适用范围㈠:记账凭证中使用的会计科目发生错误,并已按错误凭证登记入账 ,且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相吻合 。

2更正方法及步骤

用红字金额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一致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注明“冲销某日×号凭证错误”,填制日期为错账的更正日期,凭证编号按本日已编凭证顺序编写。 用红字金额记入有关账户,以冲销原来的错账。

用蓝字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注明“更正某日×号凭证错误”

用蓝字登记有关账户,以更正错账

3适用范围㈡:记账凭证中使用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正确,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并已登记入账,且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相吻合。

4更正方法及步骤

填制一张红字金额为正确与错误金额的差额的记账凭证(账户及对应关系均与原记账凭证相同),在摘要栏中注明“冲销某日×号凭证多记金额”。

用红字金额登记有关账户,冲销多记金额。

(三)补充登记

1适用范围:记账凭证中使用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正确,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并已登记入账,且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相吻合。

2更正方法及步骤

填制一张蓝字金额为正确与错误金额的差额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注明“补充某日×号凭证少记金额”。

用蓝字登记有关账户,补记少记金额。

六 对账

含义:对各种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保证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数字真实可靠。

内容:

1账证核对:各种账簿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之间的核对。

2账账核对:各种账簿之间有关记录互相核对

具体核对内容主要有: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核对;各明细账户的余额合计数;账户余额核对;期末余额核对

3账实核对:各种财产物资账面结余额与实物结存数额相核对。

七 结账

含义:把每一个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后,计算结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余额结转下期或新账的过程。

程序:

1查明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全部入账。

2编制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簿。

3结算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下期,作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结账工作进行的时间:月末、年末

操作方法:划红线(月结:单红线;年结:双红线)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 财务报告

1.定义: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2.组成部分: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3.作用:

⑴为企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⑵为企业的债权人提供企业资金运转情况、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信息资料

⑶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对企业进行日常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⑷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类信息,更好地发挥各类政府部门经济监督和调控的作用

4.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的基本要求

⑴应当按制度规定的提供期限及时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⑵应当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

⑶应当按规定的金额单位填报;

⑷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应当将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随同财务报告一并报送;

⑸应当依照章程的规定,向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二 会计报表

1.种类:

⑴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①反映财务状况的报告 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

② 反映财务成果的报告 利润表和分部报表、利润分配表

③反映现金流量的报告 现金流量表

④反映成本费用的报告 期间费用表、制造费用表、商品产品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⑵按其编制时间分类:

①月报: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②季报: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③半年报: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④年报: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⑶按其反映的资金状态分类

①动态报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②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

⑷按其服务的对象分类

①内部报表:商品产品成本表、期间费用表等

②外部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

⑸按其编报主体分类:①个别会计报表 ②合并会计报表

⑹按其编制的单位分类:①基层报表 ②汇总报表

⑺按其的相互关系分类:①主要报表 ②附属报表

2.编制要求:

①内容完整 ②数字真实 ③统一连贯 ④编报及时

三 资产负债表

(一)性质

1.定义: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会计报告。

2.作用:

⑴反映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分布情况

⑵反映企业的权益比例

⑶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和财务实力

3.局限性

⑴资产负债表不反映现时价值

⑵遗漏了很多无法用货币表示的重要经济资源和义务信息

⑶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都涉及到人为估计

⑷对不同的资产项目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

⑸阅读时必须运用判断

(二)分类

1.通常所用的典型分类:

⑴资产:按流动性 ①流动资产 ②非流动资产

⑵负债:按偿还期限 ①流动负债 ②非流动负债

⑶所有者权益:按其永久性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按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分类:

货币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货币性资产

货币性非流动资产

⑴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流动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税金

货币性负债

货币性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非货币性流动资产:存货、短期预付账款

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⑵非货币

性项目

非货币性流动负债:短期预收购货款

非货币性非流动负债:长期预收购货款

(三)格式

1.报告式:上下结构,

优点:便于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可用旁注方式,注明某些项目的计价方式等。

缺点:是资产和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不能一目了然。

2.账户式:左右结构 211

(四)编制方法

1.直接填列

⑴根据总账余额 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补贴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短期借款等;

⑵根据明细账余额 未分配利润(12月份)→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余额

2.计算填列

⑴根据几个总账科目余额

①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②存货:材料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物资等 — “存货跌价准备”

③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在建工程 —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⑵根据几个明细账余额

①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 + “应付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

②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 + “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

③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 + “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 - “坏账准备--应收账款”

④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 + “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

⑶根据总账和明细帐余额

①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 “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

②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1年内到期部分

③未分配利润(1--11月份):“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 利润表

(一)性质

1.定义: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形成情况的报表。

2.作用:

⑴有助于解释、评价、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⑵有助于解释、评价、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⑶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经营决策

⑷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

2.利润的内容:

⑴本期营业观:既现行经营业绩。本期利润表上所计列的利润仅包括“本期”由“营业”所产生的利润。

⑵损益满计观:本期利润表应包括在本期确认的损益项目。

(三)利润表的格式

⑴利润表的格式:①单步式 ②多步式利润表

⑵填列方式:根据各损益科目的本期实际发生填列的

五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2现金: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上一篇: 会计行业之内外账 下一篇: 会计实务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9934519523
工作日 9:00-18:0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会计无忧人才网 蜀ICP备17004839号-19

地址: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镇天府西路680号 EMAIL:cw@scblrc.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